创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吉林省以“小星空体育网址规划”激活“大”

  新闻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5-08 22:03

  面对基层体校萎缩、招生选材困难、体教融合不畅等现实困境,近年来吉林省体育局创新打造以“唤醒工程”“夯基工程”“植入行动”“引苗计划”为核心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“211”战略规划,形成以体校为根、赛事为脉、融合为魂、开放为翼的多元协同后备人才培养体系,探索新时代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“吉林模式”。

  其中,“唤醒工程”重点布局,确保竞技项目人才供给。吉林省2024年投入近600万元,将34个重点项目布局在89家基层训练单位,其中包括48家业余体校,有效激活了基层业余体校的造血功能。同时,鼓励体校与中小学校、星空体育注册社会体育俱乐部合作共建青训中心,为青少年提供场地器材和教学指导。此外,当地实行“开门办训”,扩充选材渠道,给予社会体育组织同等待遇,逐步恢复了业余体校的主阵地功能。

  “夯基工程”以赛事为杠杆,撬动校园体育活力。自2023年起,吉林省级体彩公益金为举办中小会的县市区提供专项扶持,增设项目还有额外增补,平均扶持资金达7万元。赛会期间,省直优秀运动队教练员现场选材,2023年至今已有70余人入选省队。同时,吉林省整合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,构建起省、市、县、校四级赛事体系,开展系列体育活动,引导青少年参与运动,构建了人才成长通道。

  “植入行动”致力于深度融合体教资源,打造协同新生态。一方面,吉林省大力支持学校体育工作,建设高水平体育传统特色学校,推动“一校一品”“一校多品”,并建立“一条龙”体育后备人才对口升学机制。另一方面,安排优秀退役运动员到学校任教,设立学校体育教练员岗位,提升校园体育训练专业化水平。此外,当地还进一步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,鼓励其参与学校体育教学训练,弥补学校师资和场地不足。

  “引苗计划”则旨在构建开放型人才网络。吉林省体育局通过多渠道发现人才,分级输送至体校、重点班或省级训练队。同时完善政策,与省内外业余训练单位合作,引入优秀人才。并建立健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信息管理系统,组建专家组,优化培养策略,形成“省内筑基+省际联动”的双轮驱动模式,破解人才储备单一难题。(转自5月8日《中国体育报》06版)

  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邮政编码:100763联系电线网站联系电线